魯迅的生平背景大多呈現陰暗面,是悲哀孤獨的,當然與他的環境背景有關!在他的私生活方面也有其難言的痛苦-魯迅事母至孝,在北京教書時就把房子賣了,接了母親來北京住。曾在一九零六年在母親的安排下,與朱安女士結婚,魯迅當初並沒有反對婚事,但婚後的生活得不到愛情的溫暖,而對他的科長許壽裳曾說"這是母親給他的禮物,愛情是他所不知的,我只能好好供養她"在北京時是夫婦分房而居,再給朋友的信中也很少提及他。
得不到的愛情卻讓魯迅轉移到兄弟之情得以補償,尤其對於他的弟弟作人是更加關愛,甚至不惜犧牲自己名利,通通讓給他。不過在[魯迅回憶錄]中有記載他與作人親情分裂,起因是作人的日本太太-信子。原因在於她倚勢凌人的態度,讓魯迅受不了怨言,帶著母親另遷居其住所。在他的日記中,對於這事往往也只是輕描淡寫。
不久後,魯迅也認識了女施大的學生許廣平,在校園內反對校長的潮流下,使關係更加接近。對許廣平來說,是學生對老師的崇敬,而敬到愛,最後乾脆就用追的!後來在一九二七年十月,兩人雙雙回上海,就公開同居了。
同居後不到兩年,生下了兒子-周海嬰,這時魯迅已經四十八歲。魯迅對於自己兒子的關愛可以從許廣平的追憶文和魯迅寫給母親的信中得知。海嬰也是個淘氣,但非常聰明,童言無忌,有時可以一言擊中魯迅心理的深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